 |
綜合面向 |
林虹妏 |
螺旋形態-再生能源/ 下與上圓連結置以向上箭頭-節約能源/
三個各層疊後頭尾交會箭形-資源循環/ 似微笑又像兩人相擁-低碳生活/ 樹河流田園-環境綠化/
水滴狀能源與車與雙流線圖騰-綠色運輸/ 光源穿透建築物風向循環-低碳建築, 共同匯集成花園與蝶 |
|
|
|
|
|
 |
綠色運輸 |
陳冠仲 |
巧妙將綠葉中間的葉脈轉化為道路,簡單清楚傳達出使用節能減碳、環保的交通運輸工具,營造「永續低碳桃花源」。 |
|
|
|
 |
環境綠化 |
朱建安 |
這張作品是以「環境綠化」面向為設計主軸,設計理念來自於『環保、低碳、綠化』的植物為設計元素。台灣高樓林立,但綠色種植並不多,因為每天隨處可見的CO2排放,讓我們的居住生活打了很大的折扣!現在開始響應政府的低碳節能環保政策,讓未來的居住品質更清新。這張圖採幸運草的造型來設計,第一片花瓣代表推廣社區種樹,讓大樓及社區都享有好空氣。第二片花瓣代表綠籬,現在很多建築都有圍牆,如果種植花草樹木,會是一片綠色的景觀及好空氣。第三片花瓣代表花園綠美化,現在很多庭院及空間都有小花園,如果將這些地方綠化,相信生活中會更有舒適感。第四片微笑花瓣代表環境綠化的成功,桃園是個綠化有成的未來第六都。色彩以深綠及淺綠還有白色來表現環保、低碳、綠化的「環境綠化」。搭配「環境綠化」的標語,讓這個LOGO更深植人心,達到低碳桃花源的目的。 |
|
|
|
 |
低碳生活 |
俞雲襄 |
圖案以「心形、綠葉、人」為主要設計元件。
心形─代表桃園縣,代表用心、關心、開心。綠葉─代表綠化、低碳、樂活。人 ─代表全體縣民。
圖案以人與葉簡潔造型,表現人與自然共存關係,重視全球暖化危機,鼓勵以「簡單生活態度」致力於減低日常中的排碳量,節能減排護地球就從你我做起。 |
|
|
|
 |
低碳建築 |
高毓甫 |
綠葉象徵善用自然光線及通風設計,減少空調耗電;循環的箭頭代表使用可再生建材,減少建築廢棄物,建構低碳的建築物。 |
|
|
|
 |
資源循環 |
林志煒 |
1.中間的水滴狀造型:代表水資源或其他回收再利用資源。
2.外面的雙向雙環狀造型:代表資源循環回收、再使用與再利用。 |
|
|
|
 |
再生能源 |
蔡鴻志 |
以風力發電機象徵再生能源,左右兩邊的桃花和下方的綠葉,象徵考量自然環境特色及潛力,開發再生能源,綠葉呈現律動與飛翔的速度感,象徵航空城,再加上桃花,以此代表桃園,搭配圓環的造形,代表完善考量桃園在地特色,積極開發各種再生能源,永續經營發展,珍惜大地所育,愛護生態之美,為美麗的地球盡一份心力。
|
|
|
|
|
|